聯合晚報用研究生問題作專題充週日版面,談到目前研究所的種種怪現象,其中尤其是說到指導教授與學生間關係的部分,看了令人感慨...
先將原文轉刊如下:
報告!我想換掉指導教授
【聯合晚報╱記者姜穎/台北報導】 2008.02.17 02:59 pm
「選對指導教授,研究所就念完一半了」。指導教授掌握研究生的「生殺大權」,是研究生拿不拿得到文憑的關鍵人物。因次,噓寒問暖少不了、幫教授「做生日」都很常見,要是遇上性格古怪、要求不明確的指導教授,研究生還得「錄音存證」自保。
梁軒(化名)是同儕眼中的模範生,選指導教授時「力排眾議」找了位以「要求高」著稱的指導教授。兩人平常關係十分「麻吉」,沒想到,梁軒惡夢卻從此開始。指導教授性格陰晴不定、批改標準不一,同樣的章節反覆修改無數次。兩人討論常不歡而散,最後他只好「錄音存證」,讓朝令夕改的教授無話可說。
最後,梁軒花了四年才拿到碩士文憑,許多成績不如他的同學早就畢業了。他和女友的結婚計畫也為此改變,只有公證,連請客都省了。他懊悔不已,呼籲學弟妹「選對指導教授,研究所就唸完一半」。
沐婷(化名)則找到有口皆碑的「好」指導教授。該教授德高望重、外務繁多,是國內知名的學者,論文把關卻十分寬鬆。所上凡是想盡早畢業的學生,都找他當指導,沐婷的論文也果真沒遇到任何刁難。沒想到,口試前夕,外校口試委員卻大表不滿。最後,指導教授丟下一句「重寫」。沐婷的畢業計畫,瞬間變得遙遙無期。
國內有些研究所,則流傳著特殊「傳統」,指導學生必須替單身的教授「做生日」,從訂餐廳、發帖子到買單一手包辦。有研究生受不了這種陋習,臨時換指導教授,同校教授卻礙於人情不願「接手」,害他差點畢業無望。
就讀國立大學研究所三年級的李同學表示,指導教授和研究生的關係不均衡,大學生還能依靠「教學評鑑」來制衡指導教授,研究生的「生死」卻完全仰賴指導教授。他表示,部分教授「書唸太多了」,性格古怪,伺候起來真的是「伴君如伴虎」。
【2008/02/17 聯合晚報】@ http://udn.com/
這篇報導我覺得雖然寫的有點誇張,而且只列舉負面的例子,但倒也點出了指導教授與研究生之間的權力不對等關係。
其實什麼學生要如何巴結老師的事也時有所聞,但是並不能單方面怪罪誰,因為這是一個共犯結構,不同的老師與學生各有其生存之道,也可說是物以類聚,各取所需。想要混或容易畢業的學生向不要求的老師靠攏,對自己要求比較高的學生,會去找認真一點的老師,真正嚴厲的老師其實已不多見,因為沒有市場啊~~~
教育本來就是良心事業,若抱持著混混的心態也很好過。人生本來每個人的追求就不一樣,到最後其實我們是按照不同的價值觀分類。其實學歷或頭銜本來就只能作為我們評斷人的一個參考,表面上靠這些有形的外在條件是可以得到一些好處,但夜深人靜時還需要面對的是內在真正的自我與良知,那是自己對自己負責的功課啊!
人生中要將自己的命運交到另一個人的手中固然是很可怕的事,但是檢討他人總比檢討自己容易,當學生在抱怨老師混或脾氣怪時,自己真的這麼無辜嗎?是否想想內在其實也有一套想輕鬆過關的盤算? 同樣老師在喟嘆學生程度愈來愈低的時候也應該想想,是否自己已經跟不上時代? 緊守著舊有的教學觀念,無法吸引學生,也許也當適度作點調整了呢?
我並不是要抱持置身事外的態度,雙方各打五十大板,而是一個現象的存在,是集體的共業,是大家都需要省思的,這才是看問題的正確態度啊~~~
- Feb 17 Sun 2008 22:14
指導教授的類型?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