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忘了是從何時開始,網路已經盤據了我生活的重心,我的生活作息每天是自開機開始,到關機結束。居家時如此,上班時如此,連出門旅行,到了旅館的第一件事也是尋找網路接頭,接上隨身筆電,然後才開始做其他事。

 

這樣的習慣,讓我可以同時優遊於實體跟虛擬的兩種人生。

 

在四字頭的同輩中,像我這樣的人並不多,大部分人都還在跟手機簡訊的輸入速度掙扎,連擁有電子郵箱的人都還算少數,我很難讓他們理解我在網路上種菜的樂趣何在?

 

上次同學會,我費了好大的功夫才讓當年曾打算一起開公司的老友聽懂Facebook上虛擬的餐廳城市」是怎麼一回事,但卻無法讓他體會我會呆呆地看著自己餐廳生意興隆時傻笑的快樂。

 

「那是假的餐廳,不是嗎?」

「對啊!我知道啊 ~ ~」

「那這些進帳都是假的,有什麼好樂的?」

「可是除了錢是假的,所有開餐廳的樂趣我都享受到了,不是嗎?」

 

老友不解地看著我,我猜他內心一定想我瘋了,但是瘋的人絕對不只我一個,

為了證明吾道不孤,當天就丟了一個問題上噗浪:

「我喜歡呆呆地看著自己的臉書餐廳發笑,這樣正常嗎?」

結果,不到半個小時,就有十幾位有相同癖好的噗友來相認。

 

在台灣,Facebook、噗浪客(Plurk)都是半年來異軍突起,非常受網友歡迎的社群網站。Facebook自栩黏性最強,在台灣的會員數號稱近百萬,加入的人絡繹不絕,我在上面已經碰到許多失聯已久的老友。感覺上,它就像是一本人際關係的存摺,縱然實體世界緣起緣滅,卻可以在這裡留下不會磨滅的痕跡,只要願意,keep in touch變成一件沒有壓力又很容易的事情。上述的網路遊戲跟由網友自己設計的各種心理測驗,也直接提供了互動時的對話材料。

 

至於噗浪客雖然歷史(去年六月才成為全球網站)及人數(台灣目前會員才三十萬左右)都不及Facebook,卻魅力驚人。我認識的噗友大都有“酗噗”的傾向,一「下海」就欲罷不能。在由時間軸構成的波浪中,和遇到的噗友進行對話,既沒有MSN需即時回應的壓力,也不像微網誌始祖推特般地真假難辨(冒名帳號太多)。我認為噗浪客是認識新朋友並進而熟起來最快速的園地,跟Facebook一樣的半封閉性質(要經過允許才能進入別人的介面),讓我們基本上比較清楚在跟誰互動。

 

由於身兼導師,我必須經常跟年輕的學生互動,我發現Facebook跟噗浪客都能讓我輕易地跨越世代的差距,跟他們做朋友。在網路上,我常常忘了自己的年齡,當我在「餐廳城市」跟學生交換食材,或是用噗浪在提醒他們繳作業時,我是一個沒有身段或形像考量的老師。脫離了實體世界的角色扮演,我覺得自己更能夠接近他們的世界,而奇妙的是,我也自我感覺良好地變得年輕起來。

 

不上網的老友都笑我是自欺欺人,得了網路幼稚病,我卻不怎麼擔心。雖然從物質觀點看,在虛擬世界活動有如虛度人生; 然而,金剛經有云:「人間萬物有如幻化泡影,如露亦如電,應做如是觀。」人在虛擬世界的際遇,一樣在心靈會留下烙印,因此跟實體界應等同視之。如果網路能夠讓我覺得年輕,不是比用化妝整容術來得更輕鬆也更無後遺症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ulien87 的頭像
    julien87

    夢.活 / a Time to Live & a Time to Dream

    julien8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