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連續幾天接觸了幾段關於生命的故事,其中令當事人神魂不寧的多是與破碎的家庭背景有關,家庭是生命孕育與培養的場域,雖然世人喜歡歌頌家庭的幸福與甜美,但它更是編織無數悲劇的溫床...
拿這兩天社會新聞版面上的割喉毀容命案來說,殺人與被殺的情侶都是出身於破碎家庭,男的很小就做了小留學生,兄弟二人獨自在美國生活,缺乏大人的守護,其安全感之缺乏可想而知,不但養成男主角喜歡撒謊,不肯以真面目與人交往的性格,更發展出一種被迫害妄想症,害怕被遺棄,逃避失戀恐懼的他先結束對方的生命,再自行跳樓了結自己不快樂的一生。
女主角同樣有父母離異的背景,生父住在香港,母親改嫁後卻沒有留在她身邊,還是高中生的年紀就在外賃居。事發時,她是跟繼父住在一個屋簷下,繼父雖然每月提供她兩萬元的生活費,可是父女並不親,令我駭然的是人已死去多時,同在一屋簷下的家人卻渾然未覺,還以為她是在睡覺而已。這麼陌生的相處狀態,還算是家庭嗎?
我可以想像這家人互動的方式 : 一家人一定各有各的生活規律與行程表,他們不太在清醒的時刻碰面,即使遇上了也彼此保持沉默,也不大交談,他們大多的時間是外食,沒有同桌共餐的奢侈,偶而在一起吃飯也一勁是安靜的。不,我的意思是不交談,並不是沒聲音的,因為電視可能是開著的,父親可能看他的新聞,女兒可能端著飯菜回到房間讓網路陪伴她...
一家人都跟電視或電腦比跟人還親,他們都很宅,不愛說話。
不想說話,因為都覺得談不來,不被了解,也就更不想一不小心揭示了自己的脆弱面,變的尷尬...
這個scenario並不是我從新聞報導想像出來的,它是工業化或後工業化社會中這樣普遍的現象,它徹底顛覆了我們對家庭的美好想像,那個提供包容、支持、情感與溫暖的居所,我們在競逐或追求個人名利、野心、慾望滿足的同時,讓家庭在優先順序上的位置愈退愈後,家的概念已越來越是負擔,而不是支柱。
幾天前聽到一個女孩的經歷與這則新聞故事是這樣的相似,從10歲起就隻身移民寄居在親戚家的小留學生,在17歲那年認識了長她9歲的男朋友,便因為得到陌生的男性管教與控制而愛上對方,在稍後成婚並過了五年沒有自我的日子後,她才在偶然的情況下發現,她所認知有關對方的出身、學歷、經歷以及職業全部是假的!
可以被騙這麼久而不自知,一起聽故事的人都覺得不可思議,原因是在那個家庭中的互動方式就有點像我前面陳述的,她們共處一個屋簷下,但是跟電腦最親,兩個人很少談心。
還有一個喜歡壓抑的年輕人最近在寫劇本,劇中破碎家庭裏的父女二人也有溝通障礙,隱藏而不知如何正常互動表達的愛,因為被了解的太遲而鑄成悲劇,悲劇在戲劇上是美的,在真實生活中卻是痛苦的。可以透過創作來彌補不理想的生命也是一種幸福,但是為什麼改變會是這樣的困難? 這真是由累世的業力所形成之不可消滅的磨難嗎?
另一個學生告訴我,透過自我逼使的行動,他跟原本關係不良的母親之間已經得到和解,我很難想像,但願意相信他說的是真的,因為家人關係是人生最難修畢的課程之一。
昨天有另一個學生告訴我他乖張的母親帶給他的痛苦,他已經有意避免與母親見面達五、六年之久,而父親已擁有新女主人的家庭也令他感到陌生,難道就這樣,一個生命就註定要停留在一個漂泊的狀態?
這樣的背景會形成這些年輕人跟別人建立良好親密關係的障礙嗎? 他們懂得付出與獲得一樣的重要嗎? 我祝福他們卻也不免替他們擔心著...
拿這兩天社會新聞版面上的割喉毀容命案來說,殺人與被殺的情侶都是出身於破碎家庭,男的很小就做了小留學生,兄弟二人獨自在美國生活,缺乏大人的守護,其安全感之缺乏可想而知,不但養成男主角喜歡撒謊,不肯以真面目與人交往的性格,更發展出一種被迫害妄想症,害怕被遺棄,逃避失戀恐懼的他先結束對方的生命,再自行跳樓了結自己不快樂的一生。
女主角同樣有父母離異的背景,生父住在香港,母親改嫁後卻沒有留在她身邊,還是高中生的年紀就在外賃居。事發時,她是跟繼父住在一個屋簷下,繼父雖然每月提供她兩萬元的生活費,可是父女並不親,令我駭然的是人已死去多時,同在一屋簷下的家人卻渾然未覺,還以為她是在睡覺而已。這麼陌生的相處狀態,還算是家庭嗎?
我可以想像這家人互動的方式 : 一家人一定各有各的生活規律與行程表,他們不太在清醒的時刻碰面,即使遇上了也彼此保持沉默,也不大交談,他們大多的時間是外食,沒有同桌共餐的奢侈,偶而在一起吃飯也一勁是安靜的。不,我的意思是不交談,並不是沒聲音的,因為電視可能是開著的,父親可能看他的新聞,女兒可能端著飯菜回到房間讓網路陪伴她...
一家人都跟電視或電腦比跟人還親,他們都很宅,不愛說話。
不想說話,因為都覺得談不來,不被了解,也就更不想一不小心揭示了自己的脆弱面,變的尷尬...
這個scenario並不是我從新聞報導想像出來的,它是工業化或後工業化社會中這樣普遍的現象,它徹底顛覆了我們對家庭的美好想像,那個提供包容、支持、情感與溫暖的居所,我們在競逐或追求個人名利、野心、慾望滿足的同時,讓家庭在優先順序上的位置愈退愈後,家的概念已越來越是負擔,而不是支柱。
幾天前聽到一個女孩的經歷與這則新聞故事是這樣的相似,從10歲起就隻身移民寄居在親戚家的小留學生,在17歲那年認識了長她9歲的男朋友,便因為得到陌生的男性管教與控制而愛上對方,在稍後成婚並過了五年沒有自我的日子後,她才在偶然的情況下發現,她所認知有關對方的出身、學歷、經歷以及職業全部是假的!
可以被騙這麼久而不自知,一起聽故事的人都覺得不可思議,原因是在那個家庭中的互動方式就有點像我前面陳述的,她們共處一個屋簷下,但是跟電腦最親,兩個人很少談心。
還有一個喜歡壓抑的年輕人最近在寫劇本,劇中破碎家庭裏的父女二人也有溝通障礙,隱藏而不知如何正常互動表達的愛,因為被了解的太遲而鑄成悲劇,悲劇在戲劇上是美的,在真實生活中卻是痛苦的。可以透過創作來彌補不理想的生命也是一種幸福,但是為什麼改變會是這樣的困難? 這真是由累世的業力所形成之不可消滅的磨難嗎?
另一個學生告訴我,透過自我逼使的行動,他跟原本關係不良的母親之間已經得到和解,我很難想像,但願意相信他說的是真的,因為家人關係是人生最難修畢的課程之一。
昨天有另一個學生告訴我他乖張的母親帶給他的痛苦,他已經有意避免與母親見面達五、六年之久,而父親已擁有新女主人的家庭也令他感到陌生,難道就這樣,一個生命就註定要停留在一個漂泊的狀態?
這樣的背景會形成這些年輕人跟別人建立良好親密關係的障礙嗎? 他們懂得付出與獲得一樣的重要嗎? 我祝福他們卻也不免替他們擔心著...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