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成長於物質缺乏、精神苦悶的六0年代,小時候只有很少的零用錢,不能滿足多少慾望,但不知從何時起,卻養成了收集各種東西的習慣。

例如我有五百多個火柴盒,都是爸爸、叔伯們出差或應酬時帶回來給我的。盒子上印著各式各樣酒店、餐廳、飯店及旅館的圖樣,讓除了跟大人吃喜酒外沒上過館子的我,竟也能背上全省上百家館子的名字。 我常纏著父親何時能帶我出門,親眼看看火柴盒上令自己嚮往的店家。當然,更重要的是想嚐嚐不是媽媽做的味道,但從來沒有如願過。

來自世界各國的郵票是我的另一大收藏,這當然又得感謝我那任職於經濟部的父親。 和別人不同的是,除了本地的郵票,我更有來自中東、非洲、大洋洲、中南美洲等各個不知名國家蓋了郵戳的五彩郵票,這都是由父親那些被派駐為農耕隊的同事們寄來的!從來不敢奢求出國旅行的我就常常在集郵簿及火柴盒堆中編織著美食和旅遊大夢。

好不容易熬到大學畢業,終於有了出國一開眼界的機會。而課餘打工攢起的錢,則是行萬里路的旅費。 數年寒窗苦讀,返國就業,才開始因公事應酬有了上館子的機會。也因為開始賺錢,偶而也能約三五友好湊份打打牙祭。在我二十五、六歲的當兒,就曾因為靠自己的努力而部分實現了這些從小就想望的物質慾望,而覺得相當滿足,好像循規蹈矩、努力做乖乖牌終於得到回報。 

這種平凡、守分、按部就班的生活態度曾受到LKK父母輩高度的推崇,聽話的LKK長大了卻很難讓年輕的冏世代了解,為什麼要過一個這樣緩慢、缺乏創意及自主性的人生? 當他們從小就跟忙碌的父母經常外食,國中畢業前已去過東京、洛杉磯甚至巴黎的迪斯耐樂園,在麥當勞拿到的第一份打工錢已讓他們去五星飯店享受過上賓滋味,物質追求是他們太熟悉的遊戲,他們並非已不想玩,而是要玩的更有格調、更有特色、更具有個人的獨特性。 

我冏世代的學生快速地在大學就已擁有我年近三十才享有的消費經驗,他們早就不知「大學服」為何物,穿著便宜卻具有個人風格;髮型由酷龍到鮑布馬力,長短各有千秋。清湯掛面的髮式竟是花費數千元才得的離子燙傑作。校園中偶爾出現的雙B車主竟是大一新生!我當然很難令他們理解火柴盒曾經對我發生的意義。 

奇怪的是,我一方面羨慕他們年紀輕輕就已享有慾望的自主,但另一方面也替他們遺憾不懂得由缺乏到擁有的快樂。他們下一步的追求是靈性?還是更大的物質慾望?希望滿足對他們而言不會是太過奢求的東西吧!


這些是我與愛徒們的合照,不過他們都不是文中說的典型


咦,為什麼這張照片裏我比較年輕?因為這些多是六年級生啊,我愛在職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ulien8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